截至今朝,全国已树立各级监测站2700多家,监测人员近6万名,监测仪器设备26.8万台(套);
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时发布1436个环境空气自动站点6项污染物浓度和环境空气质地指标;
所有省级监督站具备水质109项全分析能力,多数省级站装备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准……
今年上半年,在国家和场所对环境监督工作大力帮助下,全国环境监督系统全力促进各项重点工作,生态环境监测网改革取得较大打破,较好地解决专项和例行监督任务,环境监测整个能力水平显然提高,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调养供应了有力支持。
做好顶层设计,完好环境监测体制机制
环境监督是环境调养工作的基本性工作,不止关系到环保工作的科技决策,更联络到环保工作的许久发展。
为此,必须增强顶层设计,重点完成环境监测系统运行体制、网络整个格局、装备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弧度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环境监督面临的客观需求,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监督体系,加强环境监督网络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干性以及环境监测机制的可行性,使其与环境管理战略进展相适应。
2015年7月,当中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措施》,明白建议周全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产生企业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为环境监督工作指明进行目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遵循。
依照对策提议的“周全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总体号召,到2020年,本人们国家将基本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消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在中央顶层设计提示下,今年上半年,环境保养部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也有一系列“大动作”。
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启动机制改革得到实质性进行。据领会,环境保养部已经就国家环境品质、监测事权上收事宜与财政部抵达绝对,将分三步处理国家大气、水、土壤环境品质监督事权的上收,真正实现 “国家观察、国家监测”。
环境保护部规财司相关负责人推选,环境保养部已在资本保证立场作出安排,25亿元当中聚合排污费专项资金进入的重点之一就是保障监督事权上收工作。
队伍建设继续是环境监测的软肋,在环境调养部主动争取和推动下,环境监督机构编制法则已列为中编办今年优先推进的规范,筹划年内制定出台关于环境监督机构编制法则化建设的主张,对监测机构的属性、各级监测单位职能、人员编制和治理等做出明确规则。
此外,今年上半年,环境调养部编制处理《国家环境监测“十三五”规划底子思路》,了解了“十三五”环境监督发展的提示思想、主要宗旨、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印发了《关于推进环境监督效劳社会化的指引意见》,并在吉林省等7个省市展开试点工作。
一连串的顶层设计,将自上而下地推动环境监测工作逐渐合适经济社会进展需要,此时为促进我们国家环境保护事业赶快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下半年,环境调养部将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措施》的执行,具体包含任务分工、编制执行打算、编制出台《国家环境品质监督事权上收措施》并推行等。
选择先进水平,布下天罗地网,监测能力接连加强
今年上半年,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在能量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为监测工作供应了强盛的维持。
在2015年春季沙尘、夏季全国秸秆焚烧、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灰霾、颗粒物、污染气体等监测工作中,卫星遥感技术获取运用。
在腾格里沙漠污浊事项中,无人机展示监督手法。
在对太湖、巢湖水体蓝藻水华、富养分化的监测工作中,环保部门拓展了卫星与地面结合监测和会商。
据了解,今年,环境保护部还将大力推进两颗大气环境监督卫星以及两颗16米分辨率环境卫星后续星的立项与研制。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推选,年底前,环境保养部将完好环境遥感监督布局,发布环境遥感“十三五”规划,连续推动“天地一体化”历程。
此时,加强无人机环境监督能量建设,不断深化开展环境遥感水平在混浊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察执法等领域的监测利用,促进生态保养红线遥感监管平台建设。
水、气、土壤环境监测深入促进
2015年4月,环境调养部组织召开全国环境监督工作表达场会暨廉政工作会,深入解析而今环境监测职业进行面临的新情景,主动谋划“十三五”环境监测职业进行思路。
濒临环境监测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年上半年,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紧紧围绕环境治理的新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勤奋推动环境监督再上新台阶。
当今,空气品质、水质、土壤环境监督取得时间点性成效。
今年1月1日起,环境调养部正式发布空气质料新标准第三时间段所有点位的实时监测数据。比原定目的提早1年实表达了全国全覆盖。这些数据将一共用于拓展空气质料新准则监测,并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地消息发布平台上公布。
随访2014年12月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的基础建成,本身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中心均已建成空气质地预报预警平台,并可以开展预报预警业务。
如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实现了空气质料预报预警业务化,空气质料预报信息在环境保护部官网和新华网上公开发布。
环境保养部环境监督司关联承担人提议,年底前,将力争使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全体具有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量。
在源分析角位,如今,26个重点城市已运行源解析工作,济南、青岛、银川等3个城市已处理探究工作,全年计划要处理20个城市把握。深圳市、天津市等14个城市正开展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
在水质监督立场,除组织对国控断面和规划考查断面每月举办水质监测、每日6次实时公布国家水质自动站监测成绩外,环境调养部正在展开国控地表水点位和近岸海域环境质料监测点位调理工作。
此外,水环境质料排名工作正在拓展试点,此时《城市水环境品质排名主意》正在编制中,下半年即将印发,以期将此做法从规范层面不变下来。
为趁早谋划配合“土十条”的出台,上半年,环境调养部组织开始了国家土壤环境质地监督国控点位布设工作,逐渐构建国家土壤环境质地监督网络。
截至方今,已有辽宁、江苏、浙江等10个省份完成了点位布设工作。据领会,此项工作年底前将解决,与之相结合的,是逐步完好的土壤环境监督与评价技术体系。
监测数据为生态调查供应遵循
2015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移植支付资本到达480亿元,覆盖了全国2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512个县。
为了使资金分配有所依照,环境保护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实行措施、组织表示场抽查、通告调查收效;组织展开县域生态环境品质监督;组织相干部门或机构汇总、评价各关连省(区、市)报送的数据资料,编写监督评论报告;向财政部提交国家重点生态功效区县域生态环境质地考核报告。全力联合国家重点生态功效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议与调查工作。
2014年度评判观察成效呈现,492个县域中,生态环境品质“变好”的有69个,占14.0%;“基本稳定”的有355个,占72.2%;“变差”的有68个,占13.8%,其中“显然变差”的有4个,“一般变差”的有15个,“稍微变差”的有49个。
财政部根据上述考查成就调理了2015年移植支付资本的分配,为探索树立生态环保绩效视察体系举办了先行先试。
2015年7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4年度全国专门污浊物总量减排考察公告。
公告提议,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同比降低2.47%;氨氮排放总量同比降低2.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同比下降3.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下降6.7%,4项混浊物排放量较2010年区别下降10.1%、9.8%、12.9%和8.6%。
在这次考察中,环境保养部执行简政放权的呼吁,完善了考察方法,由之前的全国调查改为对部分地区重点调查。对重点排污企业,选择调度检查的方式,并对测验回事实行季度通告。
据知道,今年首推季度全国自行监督公布率平均值为79.5%,广东等16个地区低于80%的视察号召。
狠抓严打保证监督数据真实
2015年6月,环境保养部向社会通报了一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例。7起案件涉及河北、河南、山东3省。
2015年7月,环境调养部部长陈吉宁在北京环境监督总站调研时强调,要重点抓好全国环境监测水平体系和质控体系建设,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靠谱性,为环境管理和决策供给科技坚持。
人为干扰采样装置,随意篡改监督数据;擅自修改自动监督设备设置,困扰自动监督设备的寻常开始。一段时期以来,频频曝出的环境监督数据造假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怀。
针对上述情况,环境保养部一角度连忙组织展开对全国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品质监督站的监测质料开展专项测试,而今已经处理24个省(区、市)的自查自纠和24个省(区、市)64个城市约200余个空气自动站的交叉检验,何时推进了环境监测数据品质的改善。
另一角度,为从规则层面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督数据弄虚作假举止,环境调养部组织编写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举止完成主意》尤其配套的《技术判定细则》,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举办严格束缚。今年年底前,此《办法》尤其配套办法将正式出台。
实际上,环境监测事权全体上收国家后,不妨进取巩固国家环境监测品质管理能力,通过了委托具有精良信誉的环境监测单位或第三方机构启动治理,从基本上幸免监测数据遭受考察评比等行政困惑。
据理解,环境保养部已经解决了最佳批国家直管站的第三方运维交接工作,重点加强了国控站的启动治理和在线质控,拓展了在线数据审核,同时对未按国家命令展开空气监测数据在线审核的省(区、市)举行了转达。
真实的监督数据不只用来为科学决策供应有力坚持,还应通过信息公开中意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今年6月底的“环评和监督工作创新”大探讨上,陈吉宁部长提议,要提升拓宽信息发布渠道,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改进消息发布内容,勤奋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今年上半年,通过“全国城市空气质料消息发布平台”网络版和手机版,环境保护部起首实时发布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环境空气自动站点6项污浊物浓度和环境空气质料指数(AQI)等信息。
另外,定期发布74个城市空气质地阐述及城市排名、与门户网站合作向社会发布环境质量消息、“6·5”环境日发布《2014上海环境情况公报》等一连串举措,接连扩张环保部门资深消息受众引起周围,推动环境消息公开工作走向深入。
|